十五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 5G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均有提及
發布時間:
2020-07-24
據工業和信息化部7月15日消息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、教育部、科學技術部、財政部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、自然資源部、生態環境部、商務部、中國人民銀行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、國家統計局、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、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。
到2022年,新遴選培育200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、100家示范平臺(包括應用服務提供商)、100個示范項目、20個示范城市,服務型制造理念得到普遍認可,服務型制造主要模式深入發展,制造業企業服務投入和服務產出顯著提升,示范企業服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30%以上。支撐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標準體系、人才隊伍、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健全,制造與服務全方位、寬領域、深層次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,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。
到2025年,繼續遴選培育一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、平臺、項目和城市,示范引領作用全面顯現,服務型制造模式深入應用。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應用服務提供商,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體系趨于完善,服務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作用顯著增強,形成一批服務型制造跨國領先企業和產業集群,制造業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,服務型制造成為制造強國建設的有力支撐。
綜合利用5G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、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,建立數字化設計與虛擬仿真系統,發展個性化設計、用戶參與設計、交互設計,推動零件標準化、配件精細化、部件模塊化和產品個性化重組,推進生產制造系統的智能化、柔性化改造,增強定制設計和柔性制造能力,發展大批量個性化定制服務。
支持制造業企業合理安排工廠布局,優化生產管理流程,建設智能化物流裝備和倉儲設施,促進供應鏈各環節數據和資源共享。支持有條件的制造業企業面向行業上下游開展集中采購、供應商管理庫存(VMI)、精益供應鏈等模式和服務,建設供應鏈協同平臺,推動供應鏈標準化、智能化、協同化、綠色化發展。鼓勵發展供應鏈服務企業,提供專業化、一體化生產性服務,形成高效協同、彈性安全、綠色可持續的智慧供應鏈網絡。
積極推進共享制造平臺建設,把生產制造各環節各領域分散閑置的資源集聚起來,彈性匹配、動態共享給需求方。鼓勵企業圍繞產業集群的共性制造需求,集中配置通用性強、購置成本高的生產設備,建設提供分時、計件、按價值計價等靈活服務的共享制造工廠,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價值共享。
鼓勵融資租賃公司、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、風險可控的前提下,為生產制造提供融資租賃、賣(買)方信貸、保險保障等配套金融服務。支持領軍企業整合產業鏈與信息鏈,發揮業務合作對風險防控的積極作用,配合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,提高上下游中小企業融資能力。支持有條件的制造業企業利用債券融資、股權融資、項目融資等多種形式,強化并購重組等資本運營,推動企業轉型升級。支持開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金融服務新模式。
上一篇:
上一篇: